中国人每天行走步数 全世界多!日前,美国斯坦福大学通过手机客户端对全球111个国家和地区的71.7万人进行了健康数据调查,数据显示,走路多的是香港人,平均每天行走6880步;其次是中国大陆人,平均每天走6189步,远远高于全球人口平均每日步行数4961步。 中国人爱走路 如果要问中国人爱的运动方式,走路无疑是标准的答案!走路简便宜行,迈开腿就可以实现。《2016中国人运动报告》显示,中国人常进行的运动中,健走占比36.93%、跑步占比23.56%,两者之和超过60%;之后是骑车14.60%、健身9.84%、跳舞3.46%等。门槛低、效果好,是健走和跑步占比较高的原因。而在更早一些发布的《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(2013)》调查同样显示,中国人参与比例较高的体育活动是散步,散步以56.7%的比例位居靠前,在抱怨“没时间”锻炼的语境下,走路成为不少人选择的快速锻炼方式。早晨或者傍晚,广场上、公园里、河边,常看见的人群就是走路或者慢跑的人群。尤其随着朋友圈“晒步数”“暴走团”的兴起,更加调动了多走路的积极性,人们用微信或者运动手环记录自己的步数,把“成果”分享到微信或者微博。有些人为了占领“朋友圈”榜首,甚开启“暴走模式”,日均步数达到两万以上。 相对于其他运动方式,中国人对走路也有传统的情结,“饭后走一走,活到九十九”的健康谚语,体现出大家对步行的青睐。 较好的运动是走路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说过:较好的医生是自己,较好的药物是时间,较好的运动是走路。人类进化了300万年,从猿到人,整个人的身体结构可以说是从爬行到行走的进化结果。在自然界里,人是为数不过以两腿走路的动物,现代人的解剖和生理结构适合步行,走路是人类自然的运动。我国的养生学家也提出“百练不如一走”,多项研究也明确指出,走路在防病、抗癌、长寿方面功效突出。 减少心血管发病率。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周步行大于或等于4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,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%,病死率则减少73%。 有助于降糖。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博士李庆雯介绍,走路对于糖尿病也有益处,运动作为糖尿病治疗“五驾马车”之一,有人把快步走比喻成有降糖作用的“散步药丸”。当人体的血糖升高时,需要依靠胰岛素来降低血糖,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,改善骨骼肌功能,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。 健骨。研究表明,如步行、跑步等承重运动比游泳这种非承重运动骨骼钙的沉积率高。建议除了多喝牛奶外,还要养成运动的好习惯。相对于一瓶瓶的补钙剂来讲,走路是个经济方便的保钙运动。 走路先要走对路 虽然多走路对人体有许多益处,但并不是走得越多就越好,还要走对路、会走路。 走对路,是指走路姿势要对。李庆雯说,理想的走路姿势,头部应该是垂直的,不要盯着脚下看,一定不要含胸,而是将胸部挺起来,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,较好让手臂轻微弯曲,随着步伐自然摆动,体现出韵律感。走路时可有意地调整呼吸,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,再走三步呼气一次。注意控制运动强度,平均每天五六千步,运动时间半小时到四十分钟较好。
|